朋友们,魔幻现实主义带师又来教你做人了。
最近郭碧婷在上海被偶遇,状态好到让人怀疑人生,照片里长发飘飘,气质温婉,一身行头低调但精致,恍惚间梦回《小时代》里那个用头发丝都能拉小提琴的南湘。
评论区一片祥和,都在感慨,女神就是女神,生了俩娃,今年41,硬件水平依然能打,吊打一众还在用科技与狠活维持脸部形态的同行。
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好聊的,无非是女明星保养得当,业务能力抗打。
但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,当郭碧Ting的关键词是“优雅”、“回归”、“岁月静好”时,她老公向佐的关键词,却是“迷惑”、“妆容”、“先锋艺术”。
这就很带劲了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夫妻八卦,这是一场草蛇灰线、伏脉千里的豪门资产组合与品牌差异化运营的顶级商战。
我们得从根上盘。
郭碧婷是什么?她是向家这个庞大娱乐帝国签下的最顶级的品牌代言人,或者说,是他们核心资产组合里最稳定的那一块“压舱石”。
当年向太为什么在万千女星中一眼相中她?真的是因为她长得像年轻时的自己?
别天真了,资本的世界不相信童话,只相信估值模型和风险对冲。
郭碧婷的核心价值,在于她的“无攻击性”和“高稳定性”。她的美,是东亚审美体系里的最大公约数,温婉、大气、没有侵略性,路人缘极好。这意味着她的商业价值下限极高,不会因为什么奇怪的言论或行为导致品牌形象崩塌。
在结婚生子前,她是文艺女神,是流量基本盘。结婚生子后,她就自动升级成了“豪门好嫁风”的天花板,是所有渴望阶级跨越的女孩的终极幻想图腾。
她前几年的“神隐”,不是退休,而是在进行最重要的“资产沉淀”——完成传宗接代的KPI。你看,豪门的逻辑就是这么朴实无华,且枯燥。
现在孩子大了,可以交给保姆和家族信托基金打理了。郭碧TG出来上上《浪姐》,街拍搞一搞,不是为了搞事业,这是在进行“品牌资产活化”。
她需要时不时出来刷一下脸,告诉市场:我,郭碧婷,作为向家门面的这块金字招牌,不仅没有生锈,反而经过时间的淬炼,更加熠熠生辉了。她的每一次优雅亮相,都在为“向”这个logo注入“稳定”、“体面”、“高级”的品牌内涵。
她负责的是向上兼容,维护家族企业在主流社会的高端形象。
那么问题来了,向佐在干什么?
他在负责向下破圈,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流量实验。
如果说郭碧婷是苹果,主打一个高端、稳定、闭环生态。那向佐现在就是安卓,主打一个开源、魔改、万物皆可刷机。
你看他最近的画风,各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妆容,各种在理解和不理解之间的造型,被网友调侃说可以和郭碧Ting做姐妹,梦回陈志朋的黄金时代。
很多人觉得他疯了,或者说审美跑偏了。
错了,朋友们,这恰恰是他和他背后团队的顶级清醒。
向佐这个人,处境一直很尴尬。作为顶级大佬的儿子,他拥有最好的资源,但偏偏硬件条件(主要是长相和观众缘)在娱乐圈里不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撮。
他之前走硬汉打星路线,不能说不努力,只能说是生不逢时。那个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,前有吴京、甄子丹这种大神镇着,后有无数肌肉猛男卷生卷死。他想打出来,难度堪比在A股里劝人加仓。
怎么办?总不能真的回家继承家业吧,那也太没劲了。
所以,他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,一个别人玩不了,或者不屑于玩的赛道。
于是,“先锋艺术家”这条路,就被他走通了。
他现在搞的这些“迷惑妆容”,本质上不是审美,而是一种社交货币。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行走的Meme(梗),一个巨大的槽点集合体。
他越是“妖”,网友就越是想讨论;他越是“怪”,流量就越是往他身上灌。在“黑红也是红”的互联网铁律下,他成功地用一种“自毁式”的方式,完成了个人IP的冷启动。
这叫什么?这叫差异化竞争。当所有男明星都在卷“少年感”、“男友力”的时候,他直接掀了桌子,开始玩“克苏鲁召唤仪式感”。(写到这里我蚌埠住了)
他不是不懂大家在嘲笑什么,你看他线下和粉丝互动,本人又很Nice,甚至会自嘲说“你们以前都说我丑”。这种清醒的认知,才是最骚的。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他在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,完成自己的流量原始积累。
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标签,从“向华强的儿子”,变成了“那个妆很奇怪但人还不错的向佐”。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。
现在你再看这对夫妻,是不是一切都通了?
郭碧婷负责在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里,端着香槟,和名流们谈笑风生,维持品牌的格调。
向佐负责在深夜的互联网上,画着烟熏妆,和沙雕网友们打成一片,怎么说呢,就很离谱,但又完成了品牌的下沉。
一个负责貌美如花,一个负责插科打诨。
一个维护存量市场,一个开拓增量市场。
他们俩甚至不需要同框秀恩爱,因为在资本层面,他们的品牌已经深度绑定,互为补充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对冲基金。无论舆论的风往哪个方向吹,他们总有一个人能吃到红利。
郭碧婷的美,是给主流看的,是给广告商看的,是给资本市场看的。
向佐的“怪”,是给年轻人看的,是给互联网看的,是给流量算法看的。
所以,别再问为什么女神嫁给了“野兽”,也别再操心人家的婚姻状态。
这根本不是一场婚姻。
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家族企业资产重组和品牌战略升级。他们两个,都是这场资本大戏里,最敬业的演员。说到底,这还是一门生意,一门关于人设和流量的精密生意。
我们这些吃瓜群众,看着他们一个岁月静好,一个群魔乱舞,以为看到了两种人生。
其实,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硬币的两面。
而硬币本身,刻着两个字:搞钱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配资知名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